“邯郸”是城市名;“郡”是古代的行政区域;“都”的本义是大城市,如“都市”;“郊”本指古代都城以外、百里以内的地方,引申泛指城外,野外,如“郊区”;“郎”本是春秋时鲁国某地名,故址在今山东鱼台县东,后来通“廊”,指古代帝王廊殿下的近侍之臣,有侍郎、中郎、郎中等,通称为“郎”,汉魏以后又成为对青年男子的称呼;“部”本是汉代的地名,地域约在今甘肃省天水、清水、秦安、两当、礼县、徽县等一带,引申指古代划分出的地方行政区,进而引申泛指分出的一部分、部门,如“部落”,“部队”,“局部”,“财政部”,“门市部”。“邮”原指古代供传递文书的人食宿、更换车马的驿站,引申指递送函件的人,又引申作动词:递送,如“邮递”,“邮寄”;“邻”本是周代的一种居民组织单位,《周礼?地官?遂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引申指住处接近的人家,如“邻居”,“邻里”,又引申指邻近的,接近的,如“邻国”,“邻县”,“邻座”。
“鄙”的本义是郊野收藏谷物的地方,后来引申为边远的地方,即边邑,如“边鄙”,“蜀之鄙,有二僧”(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边远地区大多闭塞落后,故引申为见识少,如“鄙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庄公十年》即《曹刿论战》)。“鄙人”原指边鄙之人,引申为鄙陋之人,见识短浅者,进而引申为谦词,如“鄙人”,“鄙见”。“鄙陋”者易被人轻视,看不起,又引申为轻蔑,如“鄙视”,“鄙夷”。
上面解析,说明部首“阝”实是“左阜右邑”,跟“耳朵”实在是没有一点关系。我们称它为“双耳朵”、“左耳朵(刀)”、“右耳朵(刀)”也实在有些多事。如此称呼,据说是为了小学生便于“理解和掌握”。这可真是好心办错了事。从汉字教学的效果说,学生掌握了“双耳朵”的写法,能算是“理解和掌握”了“阝”部首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最多只能算是会写“阝”的“形”了,距离“理解和掌握”(其音义)则还差得远呢。特别是,部首具有将汉字形义归类而集中识记的极大功效。据《现代汉语常用字表》,阜(左阝)部中的字有36个,邑(右阝)部中的字有14个。如果师生们掌握了“阝”部首的形音义,再理解和掌握这两个部首中的50个字,就容易多了,识字效率也就高了。可是,现在师生们把“阝”理解为“双耳朵”,这样,学习50个部中字就只能毫无意义、毫无联系地一个一个地认记,这不但苦了小学生,也严重影响了识字教学的效益,因为,师生们不理解这两只“耳朵”与部中字有什么关系,这50个字为什么只长有一只或左或右的“耳朵”。
© 2007-2030 m.okjm.cn
QQ:11529871 web@okj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