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左“阝”。它的音、义是“阜”(fù),形是“阜”形的变体写法。
“阜”的本义是土山,引申泛指山,如“阜积”(堆积如山),“阜陵”,“山阜”。作左偏旁时,小篆写作“阜”形,隶书有的写作了“阝”,楷书都写作“阝”。
左“阝”(阜)是山,故在构字中多表示山义,如“阳”是山南面,“阴”是山北面;“防、阻、限、隔、障”皆因有山;“险、陡”均指山形;“陶”表示制陶是取山土为料;“隧、陷阱”是对山的改造利用;“陪”本指重叠的土堆,引申为伴随、陪伴;“阿”(ē)是大山,引申指大山弯曲处,山的“弯曲”又被用来比喻人的屈从迎合,如“阿谀奉承”、“刚直不阿”;“陈”本是古地名,即宛丘,故从“阝”,地处今河南淮阳县,周朝封有陈国,后也用作姓氏。左“阝”与有“山”义的字关系如此紧密,难怪元代有人称其为“侧山旁”。人在上下山时常在山坡边挖脚窝作台阶,所以左“阝”在有些字中表示上山下山、台阶等义。如“陟、降”是步行上山和下山;“陵”本指登山,引申为大土山,如“山陵”;“阶、除、陛”都指台阶;“陆”是高平地;“隆”本是高地,引申为凸起、隆起;“坠、陨”都指从高处落下(左“阝”由高山引申为高)。
再说右“阝”。它的音、义是“邑”(yì),形是“邑”的变体写法。
“邑”的本义是人群聚居的地方,引申泛指一般的城镇,进而特指古代的封地、国都。作右偏旁时,金文、小篆都写作“邑”形,隶楷书时,作意符多写作“阝”,如“邦、邻、郡、都、郭、邯郸、鄙”,作声符则写作“邑”,如“悒、挹、浥”。
右“阝”(邑)作意符时,所从字与地域、地名、城郭、古代诸侯封国等义有关,如“邢、邓、郑”本是古代诸侯封国名,“邱”是古地名,后都用作了姓氏;“那”本是西夷国名,音nuó,后假借作指示代词,音nà,多为远指,与“这”相对;“邦”本指古代诸侯的封国,《尚书?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引申泛指国家,如“邻邦”,“友邦”,“邦联”。
© 2007-2030 m.okjm.cn
QQ:11529871 web@okj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