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故里有个风俗“房前不种桑,屋后不栽柳",可是在常平祖庙的娘娘殿前却种植了一棵桑树,其它地方的桑树每年只开一次花,只结一次果,而这棵桑树从暮春到深秋,桑椹不断成熟下落,一粒一粒象是天空飘下的雨点,有人根据这种奇特的景观,取了一个谐音“上天为关公吊丧"。
桑树院也叫娘娘殿,殿中塑像是明代谥封关夫人为皇后时塑立的,关羽在故乡长到18岁时,娶了一位名叫胡月的姑娘为妻,胡月深明大义、性情温和,是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关羽逃难走后,关夫人隐姓埋名、历尽艰辛,终于把儿子关平抚养成人。关公的传世作品《风雨竹图》以画隐诗“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隐喻了他们忠贞不渝的夫妻之情。值得一提的是这尊明代的关夫人像是整个关公故里庙宇内艺术成就最高的彩塑,关夫人头戴凤冠,身着霞帔,全像上下由极为流畅的弧线组成,使这尊座像完美地表现出了女性婀娜的身姿,特别是塑像的面部,双目清澈传神、眉毛相距较远,这使人物的表情开朗、镇定、雍容大度,流淌出了唐代彩塑艺术的袅袅余蕴。
黄昏时分,来自台湾的著名影视武打设计元斌正率领他的元家班为一部反映关羽青少年时期生活的电视剧拍摄一场夜景戏。看到这位演员的形象似乎看到了青年关羽的英姿。东汉中廷元年,关羽25岁,他仪表凛然、性情刚烈,高强的武功已经练成。《春秋》的大意融汇胸中,在家风的熏陶下,关羽喜读《春秋》。孔子作《春秋》使乱臣贼子惧,这就是春秋大意,而这一点对关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形成了关羽疾恶如仇的性格。
关羽生长在盐池岸畔,说到关羽不得不说盐池。盐池地处解州,古代也叫“解池”。这个解州的“解”字就是解开的“解”字,“解”在当地方言中读音为害怕的“害”,传说史前的轩辕和九黎族的首领蚩尤为了争夺盐池,在这里进行过一场殊死的拼杀。最后,黄帝取得了胜利,蚩尤的身体被肢解,灵魂被囚禁在波光闪烁的盐池底下,这个“解”字就成了盐池的名称。
春秋的时候,盐池纳入了晋国的版图,雪白的盐池承载着血红的战争,在晋国称霸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此后,盐池的产量倍增,供应着华夏的大部分地区,就连涌入朝廷国库的税银上都散发着盐池淡淡的清香。经营盐业能产生巨大的利润,早期的晋商用一斤盐就能从蒙古人手中换回一匹马。回望历史,盐池如镜的水面上反射的并不全是宏图伟业,北宋时期,盐池连年大旱,池水干涸,致使国家的盐税锐减,皇帝宋祯宗竟然相信这是蚩尤的灵魂作乱,就叫道教的张天师在宫中焚烧画符,邀请天神关公为家乡除魔降妖,盐池的旱情能否解除,结果不言而喻,关公战蚩尤的笑谈却从此留传下来。
© 2007-2030 m.okjm.cn
QQ:11529871 web@okj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