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三墩,历史绵延1500余年,传西溪、良渚文化之血脉,水网密布,绿荫如被,五业兴旺,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花果之地之美誉,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富庶之地,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古镇文化遗存。三墩镇境内水网密布、河道纵横,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花果之地之美誉,丰富的“水资源”造就了积淀深厚的“水文化”,仅三墩的由来就有多个历史典故和传说。
三墩又名衫墩,唐贞观年间,唐贞观年间(公元627年)尉迟恭募卒驻墩,疏竣“苔溪支流”以衫木为浮桥,相互联接,始称衫墩。另一说法,三墩是水乡镇古镇,由文星墩、灯彩墩、水月湖墩三个高出水面的土墩而得名。文星墩在关帝庙河南,五里塘东南面,经文星桥,武星桥两座石桥过橙板桥入杨家湾,东面有文昌阁,西面有珠珠庵,是风水宝地,并流传着一个与明朝朱元璋有关的典故:
明朝时朱元璋为统一天下、世代相传,对风水宝地怀有戒心,所以到处破风水。一次刘伯温到三墩,他站在关帝庙前见杨家湾这块地方象一顶方形官帽,珠珠庵象一颗帽卜的玉顶翡翠。刘伯温认为这是一块风水宝地,要出一个官。所以在此建造了文星桥和武星桥,破了这个地方的风水。仅此不够,他认为庚家坝要出盾牌手,南阳坝要出丞相,五里塘要出打手(武官),为了破这几个地方的风水保住朱元璋的官位,他在庚家坝派了七七四十九人去学习打笠帽,并将地名改为笠帽城,因为笠帽像“盾牌”。南阳坝派了七七四十九人去学做豆腐皮,因为豆腐皮一摺一摺象告状的状纸。五里塘派了七七四十九人去学做粉皮、粉丝用手一天打到晚象征着打手。
所以元末明初,三墩笠帽城的笠帽远销广东、福建;南阳坝的豆腐皮,黄如腊、薄如蝉翼,远销上海、宁波;五里塘的粉皮名气很大,成为三墩人过年桌上少不了的一碗名菜。如此传说还有很多。
随着三墩集镇改造的全面进行,三墩新区建设范围的扩大,挖掘三墩“水文章”,充分发挥“水资源”在三墩集镇改造、桥梁建设、河道整治和新农村规划中的作用,对提升三墩新区的品位,促进三墩水乡风情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2007-2030 m.okjm.cn
QQ:11529871 web@okjm.cn